普發一萬懶人包|什麼時候領?常見問題一次看

作者:

分類:

近期備受關注的「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」,立法院已於 2025 年 7 月 11 日正式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提出的《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》,確定將編列高達 5,450 億元的特別預算,其中重點是每位國人都能獲得一萬元現金補助。原本針對台電的 1,000 億元補助項目則遭刪除,預算資源全面轉向全民現金發放。

普發一萬最新進度

條例明確要求行政院須在 2025 年 10 月底前完成普發現金作業,編列預算總額為 2,350 億元。然而,行政院對於是否提出覆議或向大法官聲請釋憲,目前尚未表達明確立場。由於近日政府忙於颱風災後重建,府院高層預計近期會面討論,最晚於 7 月 20 日前做出決定。

普發一萬領取時間

根據條例,最晚定於 2025 年 10 月 31 日。若是行政院提出覆議或釋憲,發放時程可能受到影響。因此是否確實執行與明確時間,仍要等待官方公布。

普發一萬怎麼領?

目前政府仍未公告,但參考 2023 年普發六千元領取方式,若普發一萬上路,大致有以下五種管道

領取方式 1:登記入帳

政府將開設專屬登記平台,讓民眾自行上網填寫基本資料,包括健保卡號、身分證或居留證號,以及個人銀行帳戶資訊。經系統核對無誤後,一萬元現金將會直接匯入指定帳戶中,無需臨櫃辦理。

領取方式 2:ATM領現

民眾也可以透過政府指定銀行 ATM 提領現金,只需攜帶金融卡並輸入身分證字號,即可領取 1 萬元。

領取方式 3:郵局領現

民眾攜帶健保卡至全台各地郵局領現;如果沒有健保卡,可以改帶身分證或居留證等有效證件辦理。如需委託他人代領,則需出示雙方的健保卡或相關證明文件完成領取手續。

領取方式 4:特定族群直接入帳

若民眾已定期領取政府津貼或年金,無需額外申請,1 萬元將自動匯入原本的撥款帳戶,無需登記。免登記族群包括:勞保年金、職保年金、國民年金、老農津貼、安置兒少、農民退休儲金、公費就養榮民、身心障礙生活補助、勞工退休金月退休金、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等。

領取方式 5:特定偏鄉造冊發放

如果居住在未設有 ATM 或郵局等金融據點的地區,將請民眾至派出所登記造冊,待確認後發放。

普發現金背景與爭議

台灣面臨美國關稅調整與國際供應鏈重組壓力,行政院於 114 年 4 月 24 日通過《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》草案,希望透過本條例爭取編列特別預算上限新臺幣 4,100 億元。國民黨、民眾黨、民進黨皆有提案,其中前兩者提出全民普發現金 1 萬或 6000 元。

對於發放現金一案,有人認為應將「超徵的稅收還給人民」,也有人質疑這是「將納稅錢還給沒納稅的有錢人」。尤其 7 月 26 日大罷免在即,行政院必然會更謹慎考量是否提覆議或釋憲。不論如何,政府仍要改善稅收預估的精準度、積極還債,避免常態化超徵稅收與編列特別預算。

當心詐騙!勿輕信陌生連結與來電

普發現金條例剛三讀通過,就立刻有詐騙集團透過簡訊傳送連結,要求民眾填寫個人姓名、手機號碼、信用卡號等個人資料,詐騙網站甚至還出現中央存保公司的圖樣以假亂真。

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,政府不會主動以簡訊、電話或社群訊息要求您提供帳號密碼、OTP驗證碼或點選可疑連結。所有現金發放資訊請以行政院、財政部等官方網站公告為準,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簡訊、點擊陌生網址或下載不明 APP。

民眾若接獲疑似詐騙來電,應保持冷靜、仔細查證,切勿依照指示操作帳戶,並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助。

普發一萬常見問題

Q:誰可以領到普發一萬元現金?

只要具備中華民國國籍、設有戶籍者,以及在台有合法居留身分的外籍人士(如持居留證),預期都會納入發放對象。最終資格條件仍以行政院公告為準。

Q:是否需要申請才能領到現金?

部分民眾無需申請即可直接入帳(如已領取年金、津貼者),但大多數人仍需透過政府設立的登記平台登記資料,或選擇其他領取方式(如 ATM、郵局等)。

Q:普發一萬時間什麼時候開始?

依條例規定,必須在 2025 年 10 月 31 日前發放完畢。但實際啟動日尚未公布,須等待行政院進一步公告,若有覆議或釋憲程序,時間恐有變數。

Q:收到疑似普發現金的簡訊?

政府不會主動要求民眾提供個人資料,請勿點擊不明簡訊或連結,或者若接獲自稱政府人員來電,請保持冷靜並求證。所有普發資訊請以「行政院」、「財政部」等官方網站為主,遇可疑情況可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查證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