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ok費用方案懶人包

Grok 完整評測:費用、方案、功能、使用技巧一次看懂

如果你曾想過:「AI 聊天機器人都太正經了,有沒有哪個又聰明又會嘴?」——那你一定會對 Grok 感興趣。

Grok 是由 Elon Musk 創立的 xAI 公司推出的對話式 AI 工具(於 2025 年 2 月 18 日推出第三代 )。它不只是平行於 ChatGPT 的另一款AI工具,更是一款結合社群意識、資訊整合能力和幽默風格的 AI 聊天助手。

Grok 不只強大,還「很有個性」——幽默的風格靈感設計來自《銀河便車指南》與 鋼鐵人JARVIS,回應常帶點毒舌、機智,甚至有點中二,與一般 AI 中立、有禮貌的風格截然不同,為用戶帶來「真實且有趣」的互動體驗。

技術上,Grok 搭載 2.7 兆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,支援高達 128,000 tokens 的上下文視野(這代表它能記住你打了約十萬字的論文內容)。且第三代 Grok 不再只侷限於 X(原 Twitter)使用,而是可以透過 grok.com、iOS/Android App 與 X 平台進行跨平台互動。

本文將深入解析 Grok 的方案費用、核心功能(DeepSearch、Think、圖片生成)與使用技巧,讓你在這個 AI 科技爆炸的時代,能更靈活地運用、聰明地選擇適合你的工具。

Grok 方案費用及功能比較

功能/方案免費版X Premium+SuperGrok
使用Grok ✅ 有限功能(使用次數限制)✅ 全功能(高優先級)✅ 全功能
訂閱費用免費$50美元/月$30美元/月(grok.com專用)
可用平台grok.com、iOS/Android AppX、grok.com、iOS/Android Appgrok.com、iOS/Android App
可用功能基本對話、DeepSearch、Think、圖片生成、記憶功能(皆有次數限制)基本對話、DeepSearch、Think、圖片生成、記憶功能、語音模式基本對話、DeepSearch、Think、圖片生成、記憶功能、語音模式
語音模式✅(iOS限定)✅(iOS限定)

補充說明:

  • 免費版:每日查詢次數有限:一般查詢每2小時10次(約每日120次),DeepSearch每日10次,Think模式每日2次,圖片生成每2小時10張(約每日120張)。適合初次體驗 Grok 基本功能的使用者。
  • X Premium+:全功能無明確使用次數限制,並享有高優先級,確保用戶享有最快回應速度和穩定的體驗。適合 X 重度用戶和需要高頻查詢的專業人士。
  • SuperGrok:同樣提供全功能,無明確使用次數限制(但額度可能略低於Premium+),專為grok.com設計,無需 X 帳號,價格較經濟實惠。
  • 語音模式:目前僅限 iOS 應用(需iOS18+及穩定Wi-Fi/4G),支援語音輸入和回覆,適合通勤或健身場景。Android和網頁版預計將於2025年Q3推出。

DeepSearch 模式:即時資訊,社群風向一把抓

DeepSearch 是 Grok 的王牌功能之一,就像一位資訊整合型的「即時資料分析師」,它能整合來自 X 平台貼文與網路公開資料,幫你生成結構清晰、具備條理的報告型回答。無論你是想抓住社群輿論、追蹤產業最新趨勢,或是幫文章新增專業內容,DeepSearch 都會是你查找力十足的好幫手。

DeepSearch 和一般對話模式有什麼不同?

Grok 預設使用的一般對話模式,會根據它本身的訓練資料和內建知識庫來回答問題,回覆速度快、語氣自然,回覆格式靈活但缺乏即時性(較難回答最新時事及趨勢問題),適合一般聊天、基礎知識查詢、日常問答等情境。

以下提供兩者的核心差異比較表:

模式DeepSearch 模式一般對話模式
資料來源X 貼文 + 網頁(即時搜尋)預訓練知識庫
即時性最新資訊無即時資料
回應時間約 36 秒(視問題複雜度而定)約 1~5 秒
回應篇幅約 500~2000 字約 100~500 字
回應格式段落+表格+清單+引用段落、條列、口語化
適合場景趨勢分析、資料彙整、決策報告日常問答、創意寫作、簡易說明
啟用方式點「DeepSearch」按鈕直接輸入問題
免費版限制每日 10 次每 2 小時 10 次(約每日 120 次)

DeepSearch 適合用來處理哪些內容?

DeepSearch 模式最擅長的,不只是回覆一個問題,而是針對某個主題「整理、整合、分析」來自網路與社群上的即時資訊。換句話說,它不像一般對話只是回答,它是在幫你做「資料研究 + 簡報摘要 + 社群觀測」的工作。

如果你的問題本身具備:「需要最新資料」、「需要多方觀點」、「需要結構化輸出(非單句回答)」 那麼 DeepSearch 就會是非常適合你使用的模式。

以下這幾種類型,特別適合用 DeepSearch 來處理:

  • 社群聲量與輿論分析:例如某品牌、產品或事件在網路上的討論熱度、主流觀點或立場分佈。
  • 市場與趨勢研究:例如產業最新發展、競爭格局、市場份額比較、技術發展趨勢等等。
  • 資料蒐集與內容創作支援:例如當你需要為部落格、簡報、學術報告、社群貼文等創作需求快速彙整可用資料的時候。
  • 跨來源整合的議題:當單一資料來源無法說明完整現況,需要整合社群討論、公開新聞及數據等資料的時候。
  • 即時性強的議題:近期發生或仍在發展中的事件,需要從新聞、社群貼文中獲得最新動態與觀看角度的議題。

以下分別使用 Grok 的一般對話模式及 DeepSearch 模式來詢問同樣的問題:「2025 年台灣電動車市場的競爭現況如何?」。

一般對話模式的回答:

一般模式:快速回應 + 重點導覽

  • 回答迅速、語氣自然,聚焦核心重點但不含細節與來源。
  • 適合:初步了解、靈感激盪、對話起手式。

DeepSearch 模式的回答:

DeepSearch 模式:即時資料 + 報告等級輸出

  • 整合 X 貼文與網路資訊,提供最新數據與來源。
  • 條列清晰、架構完整,含市場趨勢、競爭品牌、價格、技術與展望。
  • 適合:報告撰寫、策略分析、專業簡報。

可以發現,兩種模式在回答的內容深度、字數、資料來源、呈現結構及分析的廣度,皆有極大的差異。而唯有了解這些差異,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與使用情境,選擇最合適的對話模式,讓 Grok 真正成為你的得力助手。

Think 模式:你的邏輯智囊團

當你需要的不只是「答案」,而是「經過思考後的解法」時,就該開啟 Think 模式

Think 模式是 Grok 的進階功能之一,就像一位條理清晰的「邏輯思考顧問」,它會針對問題主動展開邏輯分析,條列出完整的思考過程、推理邏輯與結論,幫助你看懂「答案是怎麼來的」。無論你是在做決策分析、撰寫文章架構,還是在處理需要精準邏輯的任務,Think 模式就是那位能幫你冷靜梳理思緒、條理清晰說話的「腦內助理」。

和一般對話模式有什麼不同?

Grok 的一般對話模式回應直接且快速,適合日常問答、資訊查詢或閒聊;而 Think 模式則是遇到「複雜問題」、「需要拆解分析的邏輯題」時才真正發揮價值。它的回答會展示每一步思考過程,從問題理解到結論推導,全程可追溯、邏輯透明。

以下提供兩者的核心差異比較表:

模式Think 模式一般對話模式
分析方式條列化邏輯推理,逐步推導直接給出結果或簡化版說明
回應風格系統性、有層次、強調推理過程自然口語、快速回應
適合場景技術難題、邏輯分析、寫作規劃日常問答、閒聊互動、資訊查詢
回應時間約 10~30 秒(視問題複雜度而定)約 1~5 秒
回應形式條列式步驟、結論+推理過程段落敘述、簡要回答
啟用方式點選「Think」按鈕直接輸入問題
免費版限制每日 2 次每 2 小時 10 次(約每日 120 次)

Think 模式適合用來處理哪些內容?

Think 模式最擅長處理的,是那些需要多步推導、系統性拆解、或策略分解的任務
比起只回答結果,它更重視「你如何抵達這個答案」,尤其適合你在腦中感覺卡住、需要條理整理的時候。

如果你的問題本身具備:「需要邏輯拆解」、「需要明確步驟」、「需要結論之外的思考過程」,那麼 Think 模式會非常適合你。

以下這幾種類型,特別適合用 Think 模式來處理:

  • 策略規劃與寫作架構:例如:「幫我寫出一篇『AI 對教育影響』的部落格文章架構」這類的問題。
  • 技術問題與數學推理:例如你可以使用 Think 模式幫你理解某一段 JavaScript 程式碼的運作邏輯。
  • 決策分析與比較問題:例如:「 A 行銷方案 vs B 行銷方案,我該如何選擇判斷?」這樣的提問。
  • 爭議議題的邏輯拆解:例如詢問:「『長工時代表效率低』這個說法合理嗎?」

實測比較:兩種模式如何回答?

以下分別使用 Grok 的一般對話模式及 Think 模式來詢問同樣的問題:「台灣小型電商如何制定SEO策略,與大型平台競爭?」。

一般對話模式的回答:

一般模式:快速回應 + 重點提示

  • 回答速度快,語氣自然、接地氣。
  • 內容重點清楚,給你方向感但較少細節。
  • 比較像是在跟朋友聊天時,對方幫你畫出幾個重點方向,適合初步了解與快速參考。
  • 適合:快速腦力激盪、概要提示、簡單查詢。

Think 模式的回答: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grok23-1024x710.png

Think 模式:邏輯深度 + 結構清晰

  • 梳理脈絡的能力強,會幫你把複雜問題切成多個步驟(從目標、策略、執行到工具建議)。
  • 條列式架構分明,幾乎可以直接用來當成簡報或文章大綱。
  • 提供完整 SEO 架構與策略面向,涵蓋市場、內容、技術、競爭、工具五大類,邏輯清楚、層次豐富。
  • 適合:策略制定、文章架構規劃、複雜主題整理。

可以發現,兩種模式在邏輯層次、架構清晰度、策略深度、輸出形式及應用場景上,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特性。就像選對工具能大幅提升效率,了解這些差異後,就能依照任務需求聰明切換,讓 Grok 不只是回答你問題,而是真正幫你解決問題的超強助手。

圖片生成:從想像畫面到視覺圖像

除了文字對話和資料分析,Grok 也支援圖像生成功能,內建的模型 Flux.1 能幫你從一個想法,直接生成高解析度的視覺圖像。更特別的是,Grok 實際上可以生成真實公眾人物的寫實風格圖像——例如輸入「美國總統川普的寫實照片風格」,它也能正面應對、準確生成。

雖然 xAI 官方政策與 OpenAI 類似,皆宣稱遵守倫理規範、禁止生成真實公眾人物的影像,但目前實測顯示,Grok 的圖像系統對於這類請求的攔截仍相對寬鬆,讓使用者得以創造更多具象、生動的視覺成果。

換句話說,Grok 不只會畫畫,它還很敢畫你原本以為畫不出來的畫。

以下是用 Grok 實測生成的圖片:

這是 ChatGPT 目前做不到的事 —— 只要涉及真實人物的寫實圖像,就會被系統自動擋下,無法生成。相較之下,Grok 的圖像系統則開放許多,讓創作者在視覺表達上多了更多自由與可能性。

Grok 使用心得與一點觀察:AI 工具怎麼選,其實就是在選夥伴

實際使用過後,我發現 Grok 和我們熟悉的 ChatGPT 最大的不同,不只是語氣,而是整體思維邏輯和運作方式。Grok 更有「在網路上幫你找資料」的即時感,而 ChatGPT 則擅長基於知識庫進行邏輯推理與語言表達,適用於結構清晰、內容穩定的需求。

如果你問我:「到底該用哪一個比較好?」我會說:其實不用選邊站。

就像創作者會用不同工具處理不同任務,AI 也正在往「各司其職、各自擅長」的方向發展

與其問「哪個比較好」,不如問「你現在要解決什麼問題」。搞懂需求,選對工具,才是善用 AI 的關鍵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