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貸款詐騙手法大公開:如何分辨詐騙、被騙要怎麼辦?

無論是想創業、買房、還是臨時的資金周轉,許多人會選擇透過貸款的方式來滿足資金需求。然而,許多人對銀行貸款流程不了解,或是因條件不符,一再遭銀行拒絕貸款,又或者在急需資金時,無暇查證貸款來源真偽,結果誤信來路不明的貸款公司,因而落入貸款詐騙陷阱。不但錢沒借到,還可能賠上自己的財產與個資。因此,夢想銀號想用短短5分鐘的時間,帶大家快速了解貸款詐騙的常見手法、辨識技巧,以及萬一受騙後該如何自救。一起看下去吧!

最新貸款詐騙手法

詐騙集團常利用廣告話術偽裝成合法貸款公司,尤其針對急需資金、信用狀況不佳的人設下陷阱。這些廣告多強調「100%過件」、「當天放款」、「不查聯徵」、「信用不好也能貸」等吸引人但極不合理的條件。以下是常見手法說明:

社群平台假廣告

在 Facebook、Instagram、Threads 等社群平台,詐騙集團會刊登標榜「無工作可貸」、「零保人、零抵押」、「24小時內快速撥款」等吸睛字眼的假廣告,偽裝成金融機構或貸款公司官方帳號,引導受害者加 LINE 或私訊,再一步步套取個資或要求預付費用。

假核准簡訊

詐騙簡訊內容常會像是「您的200萬元貸款已核准,請撥打XX電話確認放款流程。」讓曾申請過貸款的民眾以為已經過件了而主動聯絡,進而交出資料或金錢。

一條龍式假代辦

詐騙集團自稱是合法貸款代辦公司,聲稱與銀行以及貸款公司關係密切、能夠協助提升貸款案件通過率。之後再轉介民眾至特定融資公司,以「保證過件」、「帳戶驗證」、「先繳保證金」等理由騙取民眾的金融卡資訊或要求匯款。

如何辨識貸款詐騙?

當民眾急需要資金時,往往是詐騙集團最容易下手的時機。他們抓住人們求助無門、希望快速貸款的心理,利用專業包裝和話術,讓人一步步掉進陷阱。一開始看起來很像正規公司、流程也很像真的銀行貸款,所以需要細心觀察、提高警覺,以下是 5種常見的貸款詐騙特徵:

自稱是銀行代辦卻來路不明

詐騙集團常冒充銀行代辦人員,但聯絡方式卻是只有私人LINE、Messenger或陌生簡訊,而沒有官方電話或公司資訊,但真正合法的金融機構不會只有私人管道能夠聯繫。

過於誇張的條件

像是「不限職業、保證過件」、「信用不好也能貸」、「當天放款、不看聯徵」等,都屬於典型詐騙話術。銀行審核標準嚴謹,一定會去看申貸人的信用歷史狀況。即便是審核較為寬鬆的民間貸款公司,也不可能保證每個人都能過件。

索取與貸款無關的敏感資料

若對方要求提供金融卡、提款卡、網銀密碼、OTP簡訊驗證碼等,絕對是詐騙。這些資料不是審核貸款時需要的資料,只會被用來盜領帳戶內的存款。

要求先付款才能放款

詐騙集團會以「開辦費」、「保證金」、「對保費」、「協辦費」等名目,要求民眾先匯款才放款。但是正規的貸款機構是不會要求民眾,在放款之前要先付出任何形式的預繳費用。

資訊查無此公司

如果試著上網查對方公司名稱、聯絡資訊、地址,發現找不到資料,或是評價當中一堆負評,那就要警覺。合法公司一定可以在政府開放平台,例如經濟部商工登記、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管道查到資料。不過要特別留意的是,詐騙集團也可能是假冒正規的貸款管道。

下面我們用表格的方式列出詐騙集團會用到的用詞與話術,並說明如果是正規貸款機構會如何處理。

詐騙集團用詞詐騙集團的理由正規貸款機構處理方式
「不看聯徵、不限職業、保證過件」要幫助更多人申貸銀行一定會查聯徵、不會100%過件
「先繳開辦費、保證金」保留名額放款前不會收取任何費用
「用私人LINE或簡訊聯絡」一對一服務更快速有官方聯絡資訊與管道
「提供金融卡或簡訊認證碼才能放款」放款前要驗證身份不會需要提供這類個人資訊才能放款
資料整理:夢想銀號

被騙了有哪些自救方式?

許多人發現自己被貸款詐騙,第一時間的反應是驚慌、羞愧,甚至自責。明明只是想解決眼前的資金困難,卻反而掉入陷阱,錢沒拿到,還可能讓帳戶或個資暴露在風險中。但這時候應該冷靜地採取下列步驟,爭取止損與後續協助:

蒐集所有相關證據

將與詐騙集團往來的資料,包括 LINE 或 Messenger 對話紀錄、簡訊或 Email 內容、網頁截圖、轉帳紀錄、收據與帳戶資訊等。這些證據是日後報案、銀行協助調查、甚至提出法律追訴的關鍵依據。建議將這些資料備份到電腦或雲端硬碟,也可以列印紙本存檔備用。

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報警備案

撥打「165 反詐騙專線」,或親自前往派出所報案。報案時請攜帶所有備妥的證據,詳細說明事情經過,包括對方的聯絡方式、匯款資訊與詐騙內容。警方會協助建立案件、追查金流,並通報有問題的帳戶。記得向警方索取報案證明,這對後續申訴或協助銀行作業都非常重要。

通知銀行或郵局

若已經提供自己的帳戶資訊、OTP 驗證碼、網銀密碼,請立即聯繫帳戶所屬銀行或郵局。說明自己遭遇詐騙,請求凍結帳戶、修改密碼,或補發卡片。若資金已經轉出,也可請求銀行提供金流追查與相關資料,以利警方後續偵辦。

主動通報親友,避免更多人受害

詐騙訊息常透過 LINE 群組、Facebook 廣告、Instagram 貼文等社群平台傳播。若是透過這類管道被騙,請主動在群組中提醒其他成員,或直接聯繫親友,協助他們提高警覺、不要點擊不明連結或聯絡詐騙帳號。也可以將該廣告或帳號回報給平台,協助加速下架或封鎖處理。

尋求法律協助資源

許多受騙民眾對於法律並不了解,而部分地方政府或民間單位有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,可以多加利用,進一步了解自己還可以透過什麼法律途徑來申訴、求償。

現在網路上有許多假駭客、假律師,號稱可以幫受害人拿回損失,而且拿回款向後才會收取部份費用當報酬。這實際上是二次詐騙陷阱,最後會宣稱要先付「手續費」、「保證金」才能將錢匯回,再次狠薛受害人一次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常見問題

Q:貸款詐騙常見手法有哪些?

假廣告、假核准簡訊、一條龍假代辦最常見,會用誇大話術吸引急需資金的人上鉤。

Q:如何辨別貸款是否是詐騙?

關鍵在於誇張條件、使用私人聯絡方式、要求先付款、提供敏感資料等異常行為。

Q:如果已經受騙該怎麼辦?

保留證據、撥打165報警、通知銀行凍結帳戶並通報親友避免擴大受害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